怎样培养学生“说话”能力?
俗话说,一句话说得人笑,一句话说得人跳,这话概括得挺有见地,它形象地表达了说话的重要性,同样的内容因表达的语气,态度的不一,往往会起到不同的效果。比如坐公交车,在车站台等车的乘客满以为公交车到站台总会停留,因此也没顾及停在后面公交已经在放客了,只停一次就过,乘客发现立即追上去,一上车,乘客就满是火,怎么不停车,司机也回过去,你在想什么,不是停过了。乘客心里挺不高兴,又奈何不得,怪谁呢。倘若这个乘客一上车,就连声道歉,谢谢你,师傅,对不起。那师傅肯定会微微笑,双方的心情都会很好,一个是满怀感激,一个也会想,以后更要仔细观察,即使刚才因前面有车辆没靠正站停,但在站点的乘客或许是不留神也应顾及。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,因此学会说话,首先要与人为善,对人有礼貌,与别人交流时学会换位思考。其次说话的态度也很重要,对你来说,人与人是平等的,应该一视同仁,学会尊重人,从大局出发,即是有不同的看法也应该对事不对人,通过说话沟通,把事情办好。再则说与行要一致,既要说得别人笑,也要做得让别人笑。而且做比说更重要。也许这就是会说话的能力吧,而这种能力更多的是家庭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,家庭个体对孩子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。因此重视家教也许是更重要些。其实做起来也不难,家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注意自己的言行,配合学校的教育,多从正面积极的一面灌输教育,在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,多鼓励孩子谈谈学校好的事情,多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,少否定,多鼓励。先肯定,再指出,再商讨,再决歨。让孩子在你的耐心用心的邦助下,一步步成长,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,相信他会学会愉快美好地与人相处,会发挥自已潜在能力去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,这对他以后步入社会大有邦助,从家长做起,从小事做起,为自己的孩子树个好榜样,坚持下去,会让你惊喜,真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-